王博远:后北伐时代

孙传芳名义上是被施剑翘所杀,而施剑翘给出的理由是为父报仇。然而在孙传芳坚拒与日本人合作时,便已注定这一结果。日本人选择代理人的角度很特殊,像孙中山这种主动卖国只要能得到日本人的支持便恨不得出卖一切的人,日本人是完全看不上眼且根本不考虑合作的。这也是孙中山最终无法投靠日本、转而投靠苏联去做汉奸的原因。日本人选择拉拢孙传芳和吴佩孚,是因为二者在北洋系具有实际影响力且坚决对抗苏联代理人蒋介石。但是孙吴二人不愧是袁大总统的精神传人,对日本人的拉拢一概拒绝。像孙传芳这种影响力巨大但是在各种场合均表明不与日本人合作态度的人,日本人是肯定不会留的,此时施剑翘便适时出现了。即便没有施剑翘,中国人中想帮助日本人除掉孙传芳这颗眼中钉的大有人在。这里面蒋介石的态度便可窥出其认知格局了。蒋介石本可以保护失势的孙传芳使其免遭日本人毒手,但是二人为宿敌,孙传芳即便在北伐战争中失势依旧会对蒋介石的权势造成分化。因此蒋介石放任这一对手被日本人消灭。孙传芳之死告诉时人,不与日本人合作便有性命之虞,而蒋介石基于派系之嫌绝不会提供保护。这也是孙传芳死后,日本人组建汪精卫政府变得容易得多的原因之一,蒋介石的格局最终也坑死他自己。与孙传芳案类似的是徐树铮被杀案。孙传芳遇刺,日本人除掉一块心头顽石,然而法院却不去调查刺客施剑翘与其弟弟是否有日本背景,而是在冯玉祥干预司法后将施剑翘特赦。而徐树铮被冯玉祥杀害后,徐树铮之子鉴于抗日战争的团结需要,没有起诉冯玉祥,在抗战结束后将该案诉诸司法。法院却以战争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断为由,不予受理。这相当于昭告世人,如果想报私仇,千万不要顾及民族大义。如果你顾及大义且相信法律,那么司法系统的作用便是来证明顾及大义的你活成了笑话。后北伐时代的民国司法虽然与后扩招时代的司法系统不同(后扩招时代的司法现状是,政府故意用一些物理不及格的学渣们来掌控司法系统,从而确保政权安全。政府最终在经济下行时被学渣们疯狂反噬),但是二者并不存在质的差别。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随着无序程度增加,终究会是由更狠的角色来砸烂旧有秩序,玉石俱焚,这是令人唏嘘但是无法避免的自然演化规律。

作者: 王博远

王博远,美国加州律师、美国专利代理师;中国律师、中国专利代理师。先后获得浙江大学工学学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硕士、美国西北大学法学硕士和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

作者: 王博远

王博远,美国加州律师、美国专利代理师;中国律师、中国专利代理师。先后获得浙江大学工学学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硕士、美国西北大学法学硕士和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