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肖峰:舆论到底能不能干预司法? — 每起汹涌舆论背后的难题

“引言:江歌母亲在网上发起请求判凶手死刑的签名活动,让我想起这个曾经思考过的问题,其实不止江歌案,每个引起广泛关注的案件背后,这个问题都会被反复讨论。”

01

我们经常看到一种僵局:

一个案件,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向和广泛的讨论,形成了一股强烈的社会舆论。

舆论或是要求法外开恩:远有许霆案、近有于欢辱母杀人案;
或是要求辣手惩凶:远有药家鑫案、近有留学生江歌被害案。

这些夹杂着强烈情绪的汹涌民意,常常使司法机关显得极为被动:
对舆论不予理睬——那就是蔑视民意
对舆论照单全收——那就是无视法律

有时甚至能引起民众与法律人的相互指责:
民众指责法律人「冷血、没有常识」,
法律人指责民众「只有情绪、没有脑子」。 继续阅读“高肖峰:舆论到底能不能干预司法? — 每起汹涌舆论背后的难题”

蒋琦:闲话读书

翻出一本积压冷落了多年的《卡耐基成功人生学》,之前此类书在我心里被先入为主地打上了“厚黑学”的标签,所以不大待见。没想一翻之下倒觉不愧全球畅销书的名号,分析引导人生精辟独到、切中肯綮,而丰富生动的事例让各种道理变得更具说服力。

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本书指出不批评、不指责、不抱怨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否则你也许会把身边最亲近的人都赶得远远的。其中作者以托尔斯泰的故事为例,因为其妻是个近乎病态的善妒之人,总是不停地怀疑、跟踪、搜查丈夫,致使这位文坛泰斗竟几十年一直生活在极度痛苦之中,终于在83岁高龄之际决然离家出逃,只为了在最后的时日呼吸几口自由的空气……

由此我想起之前曾翻过的茨威格的一本传记文学里曾以戏剧的形式描写了老托同志人生的这一时刻,名为《逃向苍天》,回家翻读印象果又深了一层。

如此读书一般被称为勾联法,即由此及彼不断拓展,由一根主干出发不断伸展出枝枝丫丫,持之以恒终成繁茂之势。 继续阅读“蒋琦:闲话读书”

《大写的人》第三章 :灵性的人

毕竟,人类与动物是有区别的,且是本质上的。

从导言里我们看到,人类之所以幸运、高贵和荣耀,是由于人类不仅处于进化之树的顶端,更拥有超越一切生灵的智慧和独一无二的精神特质。

精神究竟是什么?

一个人的肉体就是一个物体——具有形体的实在物,它可以移动,做各种动作;精神不是物体,因而没有形状,看不见摸不着;它无法移动,做不出任何动作,但却可以指挥和控制动作,同时,它无处不在,仿佛空气一般。

肉体是具象的,有形的,有限的;精神是抽象的,无形的,无限的。

肉体的生命也是非常有限的,长寿者不过百年多一点;而精神的生命却可以跨越世代,永续长存。

肉体的能力有限;精神的力量无穷。人的精神可以释放出无法想像的巨大力量,甚至可以战胜肉体的病患。 继续阅读“《大写的人》第三章 :灵性的人”

蒋琦:这场秋雨这条狗

这是一场罕见的秋雨,扬扬洒洒地下了一周后我们以为它要走了;接着下了半月后,我们觉得它咋说也该走了;然而下了整整一个月后,它仍然没有走的意思,依旧淋漓不止缠绵不休,彻底变成一条让人厌恶的赖皮狗落水狗。

天仿佛变成了一只硕大的漏勺,总有雨水源源不断地从天上倾泻下来。地上污水横流积水成河,撑伞的人们把街道拥挤到堵塞。汽车在街上长龙般游移,偶尔展开架势,那些无所顾忌的人依旧飞驰而过,溅起的水花在车的左右两旁形成扇形的水帘,车过水花乱飞引得街边的行人连连叫骂。天和地灰蒙蒙湿漉漉得混沌一片,飘雨的清晨让人压抑,飘雨的黄昏让我们忧伤。我们已多久没见着蓝蓝的天明媚的光,还有那闪烁的星光旖旎的月色。这是要把大地再次变回汪洋的节奏吗?人类的诺亚方舟还没打造好,尚经不起风雨这般无休止的蹂躏。

秋风秋雨愁煞人。田里的稻子经过了春的孕育和温煦,夏的疯长和酷烈,终于马上要走进了秋的收获,不料这横空出世始料未及的缠绵秋雨却将其倒伏霉烂在地里,就差一场收割就差一场烘晒,功亏一篑。

这场秋雨把整个秋天给泡烂了。曾经这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风轻轻日暖暖,可赏层林尽染山河沉醉,看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观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而今这曾经熟悉又期待的一季美景都被这场雨给泡了汤。真不惹恼了哪路神仙,是不是该去祭拜下苍天厚土?

这场秋雨这条狗。

《大写的人》第二章:物性的人

“物性的人”指的是人所具有的兽性或物性方面,即人的一切动物属性,或者,人的所有生理方面和物质方面。

导言提到,人的生物性状跟其他动物没有太大区别,人的肉体及其需求跟动物也并无二致:饿了,要吃;渴了,要喝;困了,要睡;累了,要休息;内急,要方便。荷尔蒙的作用使我们跟其他动物一样产生性欲并设法满足。当然,人类的性行为不仅仅只是为了繁殖后代,实际上,它更多是为了获得“额外”的满足,完全可以说成是“纯粹的寻欢作乐”。而如此行为似乎表明人类将自然的生理的“性”加以“扩展”或“升华”。然而,我们也不必为此感到多么的“骄傲”,因为此类现象绝非人类独有。据科学观察,不少高等动物尤其灵长类也有超出生殖需要的性行为。譬如,在黑猩猩群落里,作为首领的雄性黑猩猩可能终日沉湎于交配,在繁殖季节之外也不少见。这除了尽可能多地散播自己的基因,似乎还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纯粹作乐;另一个是用这种举动向群内其他雄性显示自己的霸主——支配所有雌性黑猩猩——地位。这跟人类何其的相似!他们不仅爱“寻性”作乐,有些雄性个体更会以此作为骄傲的资本,向同类炫耀自己是多么的有“能力”,当然,不仅仅是性能力。甚至有雌性个体也以性交往对象的数量自豪,觉得这是自身“魅力”的体现。 继续阅读“《大写的人》第二章:物性的人”

《大写的人》第一章:自由的人

凡为人者,生而自由。

自由是人的最高属性,也是最基本的天赋权利,不因人的社会性而被削弱或剥夺。

人之所以自由,主要是因为如下方面:

1,人类每个个体都具有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都拥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维,都有独自的欲望、诉求、梦想和生活方式。这就意味着:1,每个人都是独一的,不可替代的;2,人人生而平等。

2,自利是天性,更是一切生物的最大特性,亦即生存和繁衍决定了自利必为最高和唯一的原则,必为一切生物之行为的首要动机和前提。这意味者每个人的欲望和需求皆为正当合理且不应受到外界干预,除非侵犯和损害他人利益。所谓自由便是根据自身需求和意愿自主地作出决定,此乃一个人之任何行为的首要动因。

3,基于平等原则,人类每个个体的意志对自身而言永远是首要的,亦即,自我为大,自我意志为先,他者永远是次要因素,顺序居后。

4,自由是塑造独立人格的关键因素。一个不自由的人,不可能形成和确立充分的自我意识,更不可能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形成自由意志并予以充分的表达。独立人格的核心和实质在于自主性,亦即自我之主权,不受他者干预,在人格语境之中,自由、自由意志和自主性基本等义。 继续阅读“《大写的人》第一章:自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