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医生与占卜另解

在西方,律师和医生都是社会地位很高的阶层。虽然我们也有律师和医生,但这两个行业也常常被诟病。笔者希望从另外一个角度,站在律师的角度来看律师、医生和占卜之间那些微不可言的关系。

1 行业从业门槛

目前对医生与律师行业的从业限制收口趋紧,两者渐行渐近趋于类似。从医生角度看,如果不想从医很容易转行做律师,而且可以成为一位复合型的医疗纠纷类律师,因为目前律师从业门槛是老人老办法,医生随时可以参加法律职业考试。相反的律师转行为医生,几乎不可能,通常都需要全日制医学专业生才可能。当然中医还开辟了师傅带徒弟性质的“中医师承”、“老(新)专长”等途径,但要成为无区域限制的执业中医生,也需要大致 6-9 年的时间,这个时间也相当于一个医科生培养到硕士结束的时间。因此,在我看来,律师门槛比医生要低很多。

2 专业能力的可替代性

律师和医生行业都不是不可替代,个人都可以独自上场。律师行业这几年人数大增,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越来越多的案件当事人已经独自上场,而且法院为当事人的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好,材料也很便民,致大量常见型的法律事务不再委托律师代理。坊间有一种说法,为什么要委托律师,难道法官不懂法吗?医生也有一些类似,卫健委也提供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这种分级分类消化病人,同时大量医生入驻社区、农村及乡镇卫生院提供基础的医疗服务,但医生专业能力也参差不齐。坊间也有一种说法,久病成医。在我看来,专业能力这块医生专业壁垒比律师高很多,哪怕久病成医也少不了药物。

3 行业的不可或缺性

古人有讲,“法不轻传、医不扣门。”现在的医生大多都是在医疗机构坐诊,病人上门提供服务,也应了那句古话医不扣门,而律师很多是上门为客户提供服务,虽说律师和医生都是服务行业,但相对来说律师地位要比医生低的多。从行业的不可或缺性来说,大部分人有矛盾纠纷大多通过基层矛盾调解机构化解,一辈子也不会上一次法院,但又有几个人一辈子不生病而不去医院呢?病会产生矛盾,矛盾也会导致生病,但矛盾在社会关系中产生,而病可以独立生成。

4 行业错误的高发程度

法律行业这些年推行司法责任终身追究的同时,伴随着法律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错案冤案至少应该不会超过30%,这一数据虽没有统计依据,但从行业人员的反馈来看,大抵应该是靠谱的。要谈医疗行业的错误程度,必须要假设一个前提,诊断正确选药恰当的情况下 1-3 天一定有效。这里的错误指的是“误诊”,包含完全被漏诊、诊断错误和延误治疗。在“全球误诊内幕 – 各国医疗过失统计数据“一文中,四分之一的欧盟公民(23%)直接受到医疗误诊的影响,其它如拉脱维亚(32%)、丹麦(29%)和波兰(28%)等等。笔者没有看到中国的数据,但我相信我们的比例一定高于30%很多,至少专家也有类似观点。看了医生吃了药不见效应该大家都遇到过吧,否则一委一局也不会发布《关于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文件了吧。从这个角度讲,律师比医生要好一些。

5 律师、医生与占卜的关联性

律师代理当事人上法院打官司,法院支持还是驳回,通常都需要给当事人一个预测结果,经验丰富的律师只是对结果预测的可靠性更高。医生给病人看病,通过仪器检测各种化验得出病人的指标偏离正常的标准值,就施了不同的药物,但对诊断是否正确及药物是否一定有效也并没把握,西医的技术也是在试验中产生的,更多的对细胞和尸体的解剖而产生的一种经验医学。他不考虑药物寒热,气血运行时令,因此西医本身不是生生医学。占卜算命很多人也接触过,不同的人说同一个先生有准有不准,但不管准或不准,大家都愿意接受,因为人心里都知道这是占卜未来,哪怕不准也可以接受,大不了下次不再找同一个先生占卜而已。

事实上,律师和医生职业又何尝不是对未来之事进行“占卜”呢?但人们可以接受占卜不准,而不能接受律师的误判和对医生的误诊,否则律师和委托人、医生和患者之间也不会出现如此紧张的矛盾。更远的追溯,律师、医生和占卜实出同源。既是同根生,何必相煎太急呢。

法律服务行业的标准化产品与个性化产品

大概 2000 年之前,世界医学界一起讨论了一个话题:群体性方案和个体性方案哪个更优?最后的结论是个体性方案更优更先进。通俗点解释,所谓的群体性方案是指一个症状大家共用一个方,个性性方案是针对每个人的不同症状开不同的方。

我一直认为,群体性方案是工业化的产物,是工业化时代催生的一种快速满足大众需求的方案。哪怕在今日,群体性方案仍然是中国目前使用最大的方案,以致于医院人满为患。一个普通的感冒,100 个患者去社区医院看诊,医生几乎都会在必要的检查后开出一样的西药,而且这些西药受制于医院的入库药品,以致于形成了 100 个患者的感冒都用那几种西药。这就是典型的群体性方案,实际效果也会因药物而产品迥异。当然,这也是医药行业在面对大众大量医药需求时的一种解决方案。

相对于群体性方案,个性化方案因人施策和效果显著比群体化方案更为优秀,但因专注于个体,因医生的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性,导致无法面对大量的患者。而且,个性化方案因医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待某个或某几个特定的人,因此可以将服务做到极致。另外,因服务患者数量的减少并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方案,导致个性化方案的价格远远高于群体性方案。这些特点对于患者是不得不考虑的。

从医学界回到法律界,法律服务行业的标准化产品与个性化产品也是律师给予市场提供的不同类型的服务。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司法部印发了《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为充分发挥司法统筹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宣传、基层法律服务、法律咨询等功能,发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作用,健全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加快推进村(居)法律服务,提出让公共法律服务就在老百姓身边,法律普惠全覆盖等惠民利民保民工程,使得法律服务从精英化快速迈向平民化,对满足日益增长的普惠型法律需求,使得法律服务行业出现了标准化产品与个性化产品。

法律服务行业出现的标准化产品与个性化产品,使得法律服务的价格也出现天差地别。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提供基础标准化的法律产品服务和法律顾问服务,价格从 19800 元/年到降至现在 3999 元/元的法律顾问服务,主要聚集在合同起草、审核;劳动用工、制度规范的建立;应收账户的催收;商标注册、转让等业务上。这些基础的法律服务也与普通大众最为紧密的业务,量大而杂,而律师事务所数量又有限,所以第三方法律咨询公司也加入到这一市场,促进基础法律服务的充分竞争。

相较于法律行业的标准化产品,法律行业的个性化产品也在快速提升。笔者多次遇到,同样的一件建设工程法律事务,有的律师收费 20000 元,有的律师可以收费 100000 元,优秀的律师开价 500000 元,客户也愿意支付。知识产权也是如此,刑事辩护更是天差地别。一件刑事辩护法律服务,一般收费为 30000-50000 万,而优秀的刑辩律师收费起步 1000000 元。足见法律服务市场价格天差地别,客户能获得的法律服务质量和体验感也会有明显的不同。当然,律师个人乃至团队的能力和专业化也是吸引客户采用个性化产品服务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现在有一种现象,这种现象通过裁判文书也得到了印证。这种现象是指通过法律服务得到利益的人群会越来越倾向于再次使用法律服务,一些消费能力较强的的客户甚至喜欢雇佣个人律师作为其常年的法律顾问,在其工商业领域提供法律支持和服务。一些高端业务形成了特定的法律服务市场,类似于海外信托、股权架构、遗嘱管理等等。这些由市场催生的高端白领业务,逐步成为法律个性化产品服务的模板。

这些个性化的法律服务与标准化的法律服务形成鲜明的对比,市场对两者均有需求,极像开篇中所述及的世界医学界一起讨论了一个话题:群体性方案和个体性方案的选择问题。法律行业的标准化的法律服务产品同医疗行业群体性方案一样,也是工业化影响之后的一个缩影。一方面使得大量普惠型法律服务通过流水化、标准化的向市场大量提供,以满足基础的法律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个性化的产品为高端/高净值客户提供服务,满足它们的特殊需求或者特殊服务,两者均是市场主体对法律服务的特定选择。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法律服务行业的标准化产品与个性化产品都将长期共存。但我相信,未来个性化的法律服务将成为主流。

聊聊我了解的信创

2024 年最后一天,去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开研讨会。在初步确定研讨会工作方案后,与会人员开始记录相关研究会的研讨方案概要。这个过程因为连接着会议室大屏幕,我看到他使用 HUAWEI 笔记本电脑,安装的是统信桌面操作系统,使用 WPS 办公套件,我是在锁屏的状态下看到桌面操作系统是统信,说明统信桌面操作系统已经进入建设工程造价行业办公桌面领域。

我在很多行业看到过使用统信桌面操作系统的,但建设工程造价行业还是第一次注意到,也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才换的。这几年的信创确实是风风火火,深入各行各业了,但吐槽的也不少,更多的集中在兼容软件少、外置硬件驱动适配少、软件替换使用差距等。

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信创”这个词最早来源于“信创工委会”。该组织的全称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2016年由24家专业从事软硬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国内单位发起设立的组织。信创的核心是解决信息技术产业自主可控,避免在关键技术、关键领域,让人给“卡脖子”的问题。

我有在统信 UOS 国产系统交流群,一直看着这个系统成长。早些年使用 Debian 时还安装了它们的应用商店,因为在 Linux 桌面系统中,用 Wine 适配中文软件最好(虽然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可以一键安装,省了很多的麻烦。还来后使用了一段时间的铜豌豆 Linux 应用商店,安装中文软件也是很方便。统信 UOS 以前是基于 Ubuntu/Debian 打造的适合中文用户使用的桌面软件,Ubuntu/Debian 分界点记得好像是 2015 年。2022年时,它们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根社区。国内基于 Linux 开源系统的根社区均在国外,根社区要解决的是基于 Linux Kernel、其他开源项目和自研项目组件,建立中国桌面操作系统根社区。

大概近 10 年,大量的中文软件被适配进入 Linux 桌面领域。一批国民级应用也陆续开发了 Linux 桌面环境下的原生软件,如 WPS 办公套件、百度网盘、钉钉、中望CAD、腾讯会议等等,2024年,微信和腾讯 Linux 桌面原生架构软件全面进入 Linux 桌面,大大改善了之前采用 Wine 适配下的使用体验。

这些年,已经看到很多朋友已经将中文 Linux 桌面作为主力机。随着 Linux 市场占有率的逐步上升,可以预见,中文 Linux 桌面领域也会越来越好。

运行 Linux 的 Windows 子系统时提示错误 Error: 0x80040326

在终端窗口中运行 Linux 的 Windows 子系统时,提示错误如下:

Error: 0x80040326
Error code: Wsl/Service/0x80040326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仅需要在终端输入命令:

wsl --update

窗口中出现如下提示时,错误 Error: 0x80040326 修复,可以正常运行 Linux 的 Windows 子系统。

正在检查更新。
正在更新适用于 Linux 的 Windows 子系统。..

重生

一切网从 2014 年开始,在朋友们的支持下,断断续续走过了 10 年。

以前网站一直在国外运行,这次将网站迁移到了国内,并完成了备案。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将网站迁移到国内对国内用户的上网体验是最好的。

谨此记录此刻。

如何选择潜力股

判断一只股票是否是潜力股的标准其实没那么复杂,把握好几下4点基本就够了。

1.盈利能力。主要指标净利润率。

2.财务健康。主要指标是流动比率。

3.价格水平。主要指标是市盈率。

4.护城河。即核心竞争力,包括品牌、专利、特许执照、用户粘性、网络效应、转换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