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万青:思考的秘密 — 高效的混乱和白洗的澡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一篇文章中说,我们最好的想法都是淋浴时想出来的。他还说,我们那些最深刻的思想往往会让我们感到不安,因为它会让我们发觉自己以前的想法不对,或者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而我们在淋浴时,头脑放松,专心打肥皂和机械地洗头,这时,我们潜意识里那些半生不熟的想法就不断激荡地冒上来,而那种正襟危坐的紧张,焦虑感木有了,阻止这些想法冒上来的阻力消失了,你就显得特别有创造力,特别自由,勇敢。爱因斯坦也纳闷他的好想法都是在剃须时产生的,道理是一样的。

德波顿接着说:“许多人都以为最适合思考的地方是宽大的房间、长桌子、充足的自然光和能看到风景的窗户。大部分办公室的布局是这样的,级别越高,一个人的工作环境越接近这些理想状况。老板们的办公桌很大、视野很开阔,但思考的主要障碍不是狭窄的书桌或了无生趣的地平线,而是焦虑。”

上面这些,是从《三联生活周刊》某一期读到的,它像电光石火般把我过去的一些经验,不解和隐约的发现一下子串在一起,《完美的混乱》整本书都没说清楚的,德波顿一句话洞穿先机。

你一早收拾好心情,告诉自己“我要正儿八经学习了”,拿上基本书,郑重其事地去图书馆,咖啡厅,自己喜欢的所在,很仪式感滴展开完美的姿势,桌面收拾的整整齐齐,最喜欢的笔记本摊开,这时候你读不进去几页,你的气力和意识,早就在这种仪式带来的焦虑里耗尽了,你给自己的阅读带来的阻力太大了。

朋友圈里,那些贴出风雅的环境,一壶茶,一炷香,几张素笺,如果足够自恋,恨不得给个摆拍的侧影的艺术照的品茶读书贴,也是一个道理。这么好的环境,既不能读书,也不能思考 – 因为你的潜意识说,这么风雅的地方,真的像个书虫一样看进去了,多特么浪费呀。前几天,看见一个帖子说周末去到一个风雅的郊外书房,斜阳照进稀疏的竹帘,古朴的树墩做的书桌,一壶茶,嗯,边上还有一炷香和古拙的佛珠,好像还摆着一本张开的书,题目是什么最好的读书时光 – 我忍不住坏笑了 – 这样的环境啊,你坐在那里潜意识里尽是自己风雅的样子,手摆的位置怎么样,这书应该选哪本才配得上这个风雅的环境呢?肯定不能是网络玄幻那太俗也不能是理论物理那太煞风景起码是闻鸡生气见月伤心的那种美文吧才够配得上这个环境呀。

我们稍一回忆就知道真正读书有效的地方,是在挤地铁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坐没坐相站没站相以一种颈椎极不舒服的古怪姿势翻页的贪婪时刻,是枕上厕上路上对书的爱不释手,是一只手抠脚一只手扒拉书页的那些时刻。

那些高雅古朴的禅修所在,其实产生不了什么思想,只适于发呆。

在英特尔的头几年,我有一个观察,这家公司允许chaos,强调constructive confrontation,没有什么条例分明的“基本法”,有的就是6个价值。从这里你自己决定该怎么应对当下。英特尔从CEO到普通一线职员的格子间都Copy Exactly的一致,这对高层的意义更大,它消除了那种“高大上”的特殊办公环境对思维的格式化。现在偶尔想起国外那些大型会议上,坐在地毯上三五一堆讨论问题的同事,心里还是有一股温暖。

我们的电视剧里,霸道总裁的办公桌越大越好,书架越整齐越好,桌面一尘不染照得见人影,整齐地就像那次我在杭州看到的一个整墙书架上满是”木头书“的隐喻,仪式感和高大上的氛围,把那些鲜活的,藏在潜意识里的不成熟的思想都挡回去,这种地方能够让你产生“英明决断”,那真是见鬼了!

女儿小时候,书房经常满地都是书和刚写完的作业,正忙着在桌上写下一本作业,刚写完的就扔在旁边地毯上,越来越多。一开始我还叫她收拾一下,后来发现这件事的奥妙,她能够坐在乱糟糟的书堆里心无旁骛,这难道不是一种可贵的能力吗?

爱因斯坦去世前一天,他的书桌也还是乱糟糟的样子。

所有人为制造的精致和仪式感都指向潜意识的焦虑和桎梏,是思想和创新的敌人,知道了这一点,就可以推论出很多格式化的现象背后的扯淡:

红袖添香夜读书是扯淡;

焚香沐浴更衣正襟危坐努力学习是扯淡;

把饭菜摆拍的精致如画然后说好吃得要死是扯淡;

在公众面前秀恩爱到大公无私是扯淡;

……

我大学本科时一位东北同学,把上面这些统称为“整景”,整景有害思维。

然鹅,如果你平时不思考,脑子里没有那些不成熟的,四处乱撞出不来的潜意识,即便天天洗澡捡肥皂,一天刷五次牙刮七遍胡子,也是没用的。

你的澡白洗了 。

《何万青:思考的秘密 — 高效的混乱和白洗的澡》有一个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