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遇过许多不知年龄的人——但只有当地的独立书店才是最美的风景,孤僻而倔强,不念浮躁,不计山中岁月的时长,亦不问红尘过往。因此,我始终不能想象为何人们不去书店。
无论哪个阶级,无论有钱没钱,无论犀利哥的穿着还是花无缺的打扮,无论是想吹一吹空调还是窥视一下文艺女青年,书店都一概迎之,而不像活色生香的高档会所,只认西装革履。
走进书店,你可以瞻仰已故的中外作家,看看他们睿智而不衰朽的脸庞,再看看活在当下、面目可憎的作家,细细对比一下他们,不可告人的乐趣自然出来了;书店是可以发呆的地方,哪怕不看书,静坐阶梯,亦不失佛家风度,假如在烈日下、于行人往来的道上发呆,那很不幸,面前即刻多了几角钱;书店也是可以暧昧的地方。“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店长弗兰克先生会在某一刻,不经意间注视到一位在书店驻足的女子,假如她说来自美国,他的眼光一亮,与他互通尺素二十年的海莲,正是美国人。而男生也可把书店选为约会地点,等待心仪的女孩,然后向她评点每一书,以博学俘虏她的芳心,然后有意无意间嘴唇啄上她的额头。
海明威曾经写道:“在那些没钱买书的日子里,我从莎士比亚书店租书看。那家店位于奥德翁路十二号,是西维亚•比奇开的一家图书馆兼书店。在一家寒风扫过的街上,那是一个温暖而惬意的地方,冬天时生着大火炉,桌子、书架上摆满了书,橱窗里摆着新书。”这不就是久别的故乡么?
莎士比亚书店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书店之一,不仅是海明威的图书室,也是乔伊丝的出版社、菲茨杰拉德的咖啡馆、艾略特的演讲厅以及无数流浪作家的通讯位址。名人的集结让这家小小的书店成了现代主义的震央、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产房以及“迷茫一代”的精神殿堂。
不是所有的独立书店都能成为传奇。
但那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与你逛逛书店,感受纸页在指间摩挲的温情。
我始终不能想象为何人们不去书店。
以下图片拍摄于广州,拍摄工具是手机。喜欢的可以收藏——你们收藏吧,你们肯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