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远:元韶之咒

萧衍以梁代齐时,总结齐国三世而亡的教训,认为齐国萧道成灭宋自立时对前朝皇族计划生育杀戮太重,甚伤天和,因此国祚不永。然而萧衍本人也无从抵挡自然规律的漩涡,萧衍之箫姓与萧道成之萧姓本位同宗,但是在鼎革之际也不得不大行杀戮,漏网之萧宝夤逃至北朝终成祸患。有人说杀戮前朝皇室是刘裕肇始,这对刘裕显失公平,更是忽略了人在自然规律之下可选择空间之有限。桓玄自立为帝后并没有杀掉司马德宗,这是遵循自汉献帝被曹丕封为山阳公以来的历史传统,之后三国后主皆得善终。司马德宗被桓玄所废后只是迁出了都城,即便桓玄死后司马德宗被桓振捉拿,也没有取其性命。但是刘裕除掉一众桓氏自立为帝后,司马德宗便马上被杀,其弟司马德文也是同样下场。因此看来,似乎坏规矩自刘裕始,之后的萧道成萧衍因循而已。然而无独有偶,北齐皇帝高洋曾在酒后询问北魏宗室元韶,为何光武皇帝能够中兴?元韶身为前朝宗室,酒后吐出真言:“刘秀能够中兴,是因为王莽没有杀光前朝宗室。”高洋听罢恍然大悟,于是下令将元韶在内的前朝宗室全部下狱处死(我不喝酒的原因之一便是读过这段历史)。且在北魏宗室被高洋集体屠灭之前,东西二魏的末代君主均被毒杀,因此刘裕并非唯一坏了规矩的人。区别之处在于,司马昭与司马炎坐拥曹魏资源,是具有一统宇内的底气与安抚新附的需要的,因此三国后主得以善终,但是司马氏对寿春三叛的叛将却绝不姑息。同理,杨坚代周时对宇文宗室大加屠戮,但却可以使陈后主“自有留人处”,这是杨坚的儿子们也终不会有的结局,原因正是杨坚在代周时处境之危险使其不得不为,而杨广灭陈时处境已大为改善,仁慈是处境安全且强势一方才可以拥有的作秀。由此而观,局面最为尴尬的便是神龙政变之五臣(此五臣非注《文选》之五臣)。五人拥护李显逼迫武曌退位,而君臣母子之义使得无论新君旧臣均不能直接除掉武曌,五臣之结局在政变时便已注定。

作者: 王博远

王博远,美国加州律师、美国专利代理师;中国律师、中国专利代理师。先后获得浙江大学工学学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硕士、美国西北大学法学硕士和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

作者: 王博远

王博远,美国加州律师、美国专利代理师;中国律师、中国专利代理师。先后获得浙江大学工学学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硕士、美国西北大学法学硕士和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