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琦:诗歌成就了中华文化的瑰宝

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大众传媒成功地激发了世人对诗词的美好憬悟,在娱乐至死的时代,中华诗词因缘际会被普罗大众重新掂起捧读。

这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是中国文化中最迷人最优雅的元素和特征,不是为赋新词的刻意雕琢,不是无病呻吟的陈词滥调,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最生动贴切最细致入微最深情款款的表达,我们的祖先用诗歌来记录生活抒发情感,纵然穿越千年依然与我们心灵相通。“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佳径只须携杖去,平生只消几两履?”的旷达,“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红颜”、“ 拼则而今已拼了,忘则怎生便忘得”的深情,“和羞走,低头嗅青梅”的娇羞,“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冲淡平和,“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的沧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怅然,“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的倦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禅意,“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功夫”的愁苦,”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哲思,那一轮的明月,一泓的清泉,一腔豪情,一杯愁绪,一款深情,那些看似平凡普通的景致和心情都能幻化成美妙绝伦的诗歌。

诗意地栖息,这是现代人梦寐以求的境界。当我们遍寻不着,蓦然间竟在祖先留下的只言片语中得窥端倪,原来生活的一点一滴都有景致韵味,都有诗情画意。大量的诗歌,与日常生活和山川大地紧密相联的诗歌成就了中华文化的瑰宝,让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迷恋神往。人生有味是清欢,原来生活可以这样有味,情感可以这样深挚。

蒋琦:再议缘起一叶(页)间

pingganvillage

一篇偶然发现的一万多字的文评被我逐行逐句足足读了三遍,我像学生时代做阅读理解题那样拿着笔勾勾画画,细细品味。有此耐心不得不说是一种缘份,就像好不容易遇见一个一见如故一见倾心的人,迸发出交流和倾听的激情。作者在平静节制又激情澎湃的叙述背后,闪耀着他对小说对人生的真知灼见。 继续阅读“蒋琦:再议缘起一叶(页)间”

蒋琦:偶遇

20160630

我耐心地忍受着那双看上去稚嫩、摩挲在脸上却显得十分粗糙的手,在我脸上来回摩挲、搓揉、打转。凭着经验,这种按摩应该是带来享受和放松的,可这次没有,我只感到那双手瘦得全是骨头,每根手指都细得像根筷子硬梆梆的,游走在脸上有些硌人。 继续阅读“蒋琦:偶遇”

蒋琦:麦家

20160701

这些年,我很在意整理身边的物件,譬如时刻保持鞋架的整洁或是书架的井然。我无洁癖,也不是没事找事,而是刻意为之。深知成功之难,挫折时时躲在镜子的死角 或侧翼,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细节,善待它,就能成为阳光或氧气,滋润自己,让心沉下来、慢下来、静下来,令自己保有一颗恒心,让坚持成为一种习惯,在 不知不觉中去坚持做一件事。 继续阅读“蒋琦:麦家”

蒋琦:人生就是一部罪与罚? —读《认罪书》有感

piandigembro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乔叶15万字的长篇小说《认罪书》。一口气?不对,我的一口气不可能喘那么长时间,我又不是特异外星人,更不是众神追捧最后却像肥皂泡一样破灭的气功大师。但人们总是喜欢这样夸张地表述,我也只能东施效颦一下。准确地说,我用了近8个小时的时间,从下午三点到晚上十一点,其间还要剔出吃饭、洗嗽,甚至还陪越去爬了趟谷山公园,抢拍了几张残雪后阳光下的有点被冻僵的笑脸。
这是一部关于罪与罚的小说,一个人类经久不衰的话题。是的,只要人类存在一天,这世界就充满着无孔不入的罪恶和无处不在的惩罚。这惩罚虽然有时未必落实在现实中,却一定会落实在灵魂深处,让你不得安宁。 继续阅读“蒋琦:人生就是一部罪与罚? —读《认罪书》有感”

蒋琦:二十岁之前的相信和二十岁之后的不相信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

曾经相信过爱国,后来知道“国”的定义有问题,通常那循循善诱要你爱国的人所定义的“国”,不一定可爱,不一定值得爱,而且更可能值得推翻。

曾经相信过历史,后来知道,原来历史的一半是编造。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后朝人永远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来否定他,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积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使真相永远掩盖,无法复原。说“不容青史尽成灰”,表达的正是,不错,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为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胜利的。

曾经相信过文明的力量,后来知道,原来人的愚昧和野蛮不因文明的进展而消失,只是愚昧野蛮有很多不同的面貌:纯朴的农民工人、深沉的知识分子、自信的政治领袖、替天行道的王师,都可能有不同形式的巨大愚昧和巨大野蛮,而且野蛮和文明之间,竟然只有极其细微、随时可以被抹掉的一线之隔。 继续阅读“蒋琦:二十岁之前的相信和二十岁之后的不相信”

蒋琦:我拍摄的二十四节气图

2015年的2月4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立春”。立者,建始也。立春就是春天开始的意思。我可能就是在这一天突然春心荡漾了吧,牛逼哄哄地立下了一个雄心壮志,要把我这些年游走江湖,在不同季节、不同地方拍摄的照片挑选一部分出来,集结成一组“我拍摄的二十四节气图”,并且发誓要在每个节气的当天发一张照片。

我现在真的非常后悔当初夸下海口,太冲动了。后悔的原因倒不是我没有践行诺言按时发图,恰恰是按时发图搞得我这一年都在扳着指头数日子,而日子就像细沙一样无声无息地从我指头缝里流走了,这让我不得不去找个河边发出长长叹息:时间过得真TM快!

今天是2016年的1月20日(20号写的文章迟了10天发在这里),也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大寒”,这张图片发了,一个轮回就基本上结束了。回首这一年,其实我也得感谢当初那个誓言,正是有了定时发布“我拍摄的二十四节气图”这项宏大的工程,才考验了我的毅力,教我懂得什么叫坚持;也警醒着我只争朝夕,教我明白为什么要努力。我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过得如此清醒,有目标,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一切都是按部就班、有序推进。 继续阅读“蒋琦:我拍摄的二十四节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