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肖峰:律师,我这个案子,打官司的胜诉率多少?

01

最近总被咨询到这个问题。

入行两年来,各式各样的法律咨询都经历过,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个诉讼类案件,当事人在陈述完案情后,都会提出如斯问题。

在所里的实习生面前,本状经常吹嘘自己已经是「身经百战,见得多了」。但回答这个问题,仍然战战兢兢:

你答「没问题,包给你打赢」。好了,这属于「承诺案件结果」,面临执业风险,一首凉凉送给自己。

你答「很难讲,这取决于法官怎么判」。当事人恐怕要摇摇头,心里盘算着另觅高明了。

触碰执业风险,本状肯定不乐意。让当事人错过本状这么优秀的律师,那我更不乐意了。

其实,这个问题棘手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当事人的问题有多疑难,或是律师经验不够,而是外行不懂内行的难。律师面对这样的提问,往往憋一肚子话,不知找谁倾诉去。谈及隐情,兹事体大,特撰小文,稍加解释。

02

都说打官司最像动手术,面对当事人不安的情绪、渴望的眼神,从情感上,我们多么想,像老医生握着手术台上患者的手一样,拍拍当事人的肩膀:别担心,这是个简单官司,胜诉率100%。

但是,基本上没有律师会这样说。不是因为没有简单的官司,而是法律界根本没有胜诉率这一说法。

医学界有个广为人知的概念叫「治愈率」,指期内平均每百名治疗病人中,经医生判定为治愈的人数。这个概念能够深入人心,因为它首先有一个客观的「治愈标准」,其次有着专业规范的统计数据作支撑。

而诉讼(打官司)的胜诉率,压根儿没有相关统计。而且胜诉与否,更多的是一个主观感受。诉讼做多了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经常出现原被告都认为自己胜诉,或都认为自己败诉的情况。

基于此,我们律师界流传一个说法:案子本身的胜败不是关键,委托人对律师的工作表示满意,才是胜诉。

03

此外,诉讼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其最终结果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除了法律适用、事实认定、证据采信等法内因素,还有法官的知识结构、情感倾向,社会舆论,各类干预等法外因素。

以上种种因素,有的要经过调查查明,有的要随着程序的推进慢慢明朗,有的压根不可控。因此,仅凭咨询时的寥寥数语,就给出一个精确的胜诉率,这真有点扯。

如果能给出,那一定是安慰性的。

比如我身边的一位律师告诉我,他面对当事人的这种提问,只要他认为案子是有胜诉机会的,他一概回复胜诉率为75% 。案子最终胜诉,他是经验丰富神机妙算;若是败诉,那作为律师已经尽力,但是很遗憾,剩下25%的因素发挥了作用。

04

话说回来,当事人不懂法律,不了解法律圈的内情,所以他们无论问得多不专业,都无可指责。但当事人不专业,不是律师放弃专业的借口。

面对这类提问,在坦诚告知当事人关于诉讼的各类风险后,我会用「如果满足什么条件,则会出现什么结果」的句式来回应当事人对于结果的关切。

面对有些对胜诉率有执念的当事人,我会直截了当地提示,这个概率比P2P理财的预计收益率还不靠谱,参考意义很小。我会尝试说服当事人,转向关注案件本身,关注律师是否专业、尽责、勤勉。

当然,如果实在说服不了,还有风险代理嘛。

徐宗新律师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过程最优化必然导致结果最佳化。徐大律师的本意是勉励青年律师办案要做好每个细节,但这句话,对寻求法律帮助的当事人同样是个提示:好的结果是由一个个过程堆砌起来的,过程做到完美,结果一定不会差。

可以看到:许多事实清楚、完全占理的案子,最终却会因为无法提供一份关键证据的原件而败诉。而许多缺乏代理空间,看起来毫无希望的案子,进入诉讼后,却因为律师坚持不懈的奔走与努力,最终却能调解成功、和解撤诉。

这些现实案例都在不断阐释一个简单的道理:结果固然重要,但别忘了,结果是由过程决定的。

作者: 高肖峰

高肖峰律师,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萧遥法外

《高肖峰:律师,我这个案子,打官司的胜诉率多少?》有一个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