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远: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梁武帝在被侯景所困大势已去时,说道“自我得之,自我失之。”这句话拆成两句来看的话,没有一句是对的。若说南朝政权的创立,从更宏大的历史观来看,至少要从孙策占据江东起算,与萧衍并无关系。

继续阅读“王博远: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玟予:诗光逸旅,桃源意象

序:记梦,并以散文诗答友人英姐。

放喉歌扬,提笔诗行,是否就是活成了理想梦的模样???

一次次夜阑珊的追问,回望荒草蔓荆的原乡……

花非花,梦非梦,穿越那世态,品过这炎凉,扑突突,摧毁梦因子的粗莽,辐辏鼹集,魑魅魍魉,俯拾皆谤………

玟予说,天真与纯真,盈盈一水间,可否仅是一河之隔的对岸相望………

奇怪!人潮涌汪,偏是神奇的呼应攫住了敏感的芬芳,欲遂愿翔,轻车简囊;江南荷彩,明盛邀煌;座中形肖,神采飞张;格局境广,跋涉堂堂;书藏千古,天下通航………

继续阅读“玟予:诗光逸旅,桃源意象”

王博远:谈知识产权

作为一名专利律师,是每天要与知识产权打交道的,避无可避。不方便说客户的事情,说一说自己的亲身经历。大概在四五年前,我写文章的频率比现在高得多,基本每天读书后都要写一些文字,然后将其中一部分发在朋友圈。之后我发现有位(当时的)朋友经常将我写的文字转发在他的朋友圈中,而且不注明转载,同时略去我的署名。发生多次之后,我终于忍不住和他说,转发我的文字我没什么意见也管不了,但是能不能把我的署名权保留下来。对方听到我的要求之后表示十分不解,认为帮我转载的同时替我宣传了我的思想,我不仅没有感谢,反而想要回署名权,这让他莫名其妙。同时这位(当时的)朋友劝导我,说他有一位朋友将二手的苹果手机送给了他,非常大度,而我连送一些文章给他署名都不肯,相比于他的那位朋友,实在是过于小气了。这是在我身上发生的真实的让人哭笑不得的经历。自此之后,我在朋友圈发文字的频率大减,生生被这件事情恶心到了。自己创造的知识成果,一定是如亲人般珍视的。虽然知识产权具有天然的垄断性,且这种垄断本身会束缚社会进步,然而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垄断,人是没有动力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况且束缚的本身便是推动,阻力自身所建立的平衡使进步更为平稳,这种哲学规律放在知识产权上同样适用。

戴慕竹:【生日书专题】夏至未至

离我的今年生日,过去了一月余。按照惯例,检点一下朋友送给我的“生日书”:

《张籍集系年校注》《文爱艺爱情诗集》《杜甫全集校注》《徐渭集》《乐章集校注》《顾太清集校笺》《元稹集》《曹植集校注》《姜白石词笺注》《杜牧集系年校注》《琉璃厂杂记》《红楼梦稿·乾隆抄本》《李商隐诗歌集解》《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敦煌》《薇花吟馆诗存· 亦园脞牍》《午梦堂集》《井上有一》《艺风堂友朋书札》《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世界最美的书店》《小窗幽记》《诗经名物图解》《青楼韵语》《横尾忠则自传》《中国衣冠》《历代书法论文选·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江文通集校注》《聊斋志异·赵伯陶注评》《蜡笔小新漫画》。

至少一年不会闹书荒了,甚至一年还读不完。但没关系,读不完就搁着。有一个朋友,脾气古怪,读一本书非要从头读到尾,一字不落。我不止一次笑他:你这是读书么?你这是啃,啃老的“啃”。

继续阅读“戴慕竹:【生日书专题】夏至未至”

村上春树:一阵清凉的风

村上春树是日本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在后现代主义面对高度组织的现代社会时,解构作为后现代主义的附属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工具。解构从所有的秩序和正统价值观中嗅出了陈腐的气息,并在对牢固的秩序、正统的肆意破坏中展示出了强烈的生命力。村上的作品即是如此。

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生于京都伏见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其处女作《且听风吟》曾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而在中国,村上广为读者熟知的则是他198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该书曾在1990、2000年代的中国青年中掀起一阵“村上风”。不仅在日本和中国,村上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广泛知名度,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的影响,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可以称得上是战后日本卓尔冠群的纯文学作家。

继续阅读“村上春树:一阵清凉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