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慕竹:【生日书专题】夏至未至

离我的今年生日,过去了一月余。按照惯例,检点一下朋友送给我的“生日书”:

《张籍集系年校注》《文爱艺爱情诗集》《杜甫全集校注》《徐渭集》《乐章集校注》《顾太清集校笺》《元稹集》《曹植集校注》《姜白石词笺注》《杜牧集系年校注》《琉璃厂杂记》《红楼梦稿·乾隆抄本》《李商隐诗歌集解》《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敦煌》《薇花吟馆诗存· 亦园脞牍》《午梦堂集》《井上有一》《艺风堂友朋书札》《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世界最美的书店》《小窗幽记》《诗经名物图解》《青楼韵语》《横尾忠则自传》《中国衣冠》《历代书法论文选·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江文通集校注》《聊斋志异·赵伯陶注评》《蜡笔小新漫画》。

至少一年不会闹书荒了,甚至一年还读不完。但没关系,读不完就搁着。有一个朋友,脾气古怪,读一本书非要从头读到尾,一字不落。我不止一次笑他:你这是读书么?你这是啃,啃老的“啃”。

继续阅读“戴慕竹:【生日书专题】夏至未至”

村上春树:一阵清凉的风

村上春树是日本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在后现代主义面对高度组织的现代社会时,解构作为后现代主义的附属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工具。解构从所有的秩序和正统价值观中嗅出了陈腐的气息,并在对牢固的秩序、正统的肆意破坏中展示出了强烈的生命力。村上的作品即是如此。

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生于京都伏见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其处女作《且听风吟》曾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而在中国,村上广为读者熟知的则是他198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该书曾在1990、2000年代的中国青年中掀起一阵“村上风”。不仅在日本和中国,村上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广泛知名度,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的影响,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可以称得上是战后日本卓尔冠群的纯文学作家。

继续阅读“村上春树:一阵清凉的风”

蒋琦:监考有感

今天又参加了一次监考,2018年度全县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紧赶慢赶,车被堵在学校门口,天寒地冻我却急得心冒汗。我所在的考场4人缺考,仅有5名男生。一名考生到了考场门口才发现忘带准考证,又急匆匆折转回去拿,有点手忙脚乱。

继续阅读“蒋琦:监考有感”

王博远:东晋历史上有两次非常奇特且在其它朝代不易见到的历史事件

东晋历史上有两次非常奇特且在其它朝代不易见到的历史事件。其一是我们琅琊王氏的先人王敦攻下建康后,虽然对朝臣展开清洗,但是并没有自立为帝,而是延续了司马氏政权。其二是桓温在面临同样选择时,仍然没有迈出关键一步,在弥留之际仍惦念着加九锡,却因谢氏阻挠而不得。

按说曹魏政权不过数十年,司马氏政权也没有必然的绵延万年的合法性,可是这两位人中龙凤在优势占尽时仍然没有取而代之。个人性格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因素,有智慧的人的重大抉择均是随时势而定,即便大英雄刘琨这等对晋室忠心耿耿的人物,如果在北方站稳脚跟,也未尝不是下一位曹孟德。

二人没有做之后刘裕做出的事情,原因在于此时东晋同曹魏不同,五胡之乱山河破碎,南迁的氏族们在民族生存危机之下尽力避免内耗,因此延续司马氏政权以建立平衡是门阀氏族的共识,之后王敦反悔二次渡江而下时阻力陡增,便是证明。

至于刘裕做到了王敦桓温没有做成的事情,是因为桓玄已经将司马氏政权的根基彻底摧毁,且刘裕短暂收复长安取得了政权合法性,彼时的情境已然不同。然而南朝的政权更迭并没有将玄学之风彻底扭转,而北魏在尔朱荣之后确将劣势转为优势,因此南朝在侯景之乱后再无反抗之力。

宋常铁:莫道青春无限好,回首已是百年身!

我因为喜欢写东西,常有读者朋友和学生们要我推荐一些好书,以下四本我经常推荐:葛剑雄的《中国移民史》、邓拓的《中国救荒史》、林惠祥的《中国民族史》、马大正的《中国边疆经略史》,虽然我也没有都读完,但是读过之后,你会惊呼历史是相当复杂的,仅仅在中国,人口迁徙的原因、流向和影响就非常繁复,读上几天,一定能让键盘侠们退回理性和科学。

1949年我党建政后,我国经历了几次大的人口迁移,有五六十年代从沿海地区(主要是城市)向西部的人口迁移,如三线建设企业内迁、支边屯垦、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等;有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运动引发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值得一提的是属于非志愿性的工程移民,比如新安江水库、丹江口水库、三峡工程,动迁人口都有几十万甚至百万之多。建国后我国因工程建设而形成的非志愿移民总数在4000万人以上,对我国社会结构和区域发展影响更为深远。

继续阅读“宋常铁:莫道青春无限好,回首已是百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