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慕竹:【生日书专题】夏至未至

离我的今年生日,过去了一月余。按照惯例,检点一下朋友送给我的“生日书”:

《张籍集系年校注》《文爱艺爱情诗集》《杜甫全集校注》《徐渭集》《乐章集校注》《顾太清集校笺》《元稹集》《曹植集校注》《姜白石词笺注》《杜牧集系年校注》《琉璃厂杂记》《红楼梦稿·乾隆抄本》《李商隐诗歌集解》《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敦煌》《薇花吟馆诗存· 亦园脞牍》《午梦堂集》《井上有一》《艺风堂友朋书札》《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世界最美的书店》《小窗幽记》《诗经名物图解》《青楼韵语》《横尾忠则自传》《中国衣冠》《历代书法论文选·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江文通集校注》《聊斋志异·赵伯陶注评》《蜡笔小新漫画》。

至少一年不会闹书荒了,甚至一年还读不完。但没关系,读不完就搁着。有一个朋友,脾气古怪,读一本书非要从头读到尾,一字不落。我不止一次笑他:你这是读书么?你这是啃,啃老的“啃”。

目前读了四本,余下的待我慢慢读来,陆续更新。

别催。

绍兴的孩子若邻给我送了一套《张籍集系年校注》。在她念小学的那会,我们便已相识,我尚在北京漂泊,那是大约十年前。好像有一次,若邻说想买一本书送给我。我说等你毕业了,有了工作再说,毕竟还是消费者。可不承想,从她的稚气未脱等到我现在脸上长出纠缠的曲线,浮世光阴只同瞬息。十年的江湖夜雨,却也熄不灭那盏摇曳的明灯。据《云仙散录》说,张籍十分痴迷杜甫的诗,把杜诗一首一首地烧掉,再将纸灰拌上蜂蜜,每天早上吃三匙,他深信吃了杜甫的诗,写出来的诗能与杜甫一样好。或许因了这个缘故,张文昌的诗是很不错的,比如那首《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我便很喜欢,恰巧这孩子六月底要赴英伦留学,翌年“见秋风”之时才返绍兴。念及若邻来广州时都聚散匆匆,来不及诉说契阔,终是惆怅。清代李慈铭《星秋梦》里“凭盈盈生长画堂前,劳梦里家园指点,恨不得倩寄平安纸一缄。”世事纷繁,终抵不过“平安”二字。近日读董桥的《一纸平安》,云姑叮咛董桥:“……平日读书写作之余,更应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同时,一并叮咛绍兴的这个孩子,此去山青水绿,珍重千万。

多少年来,“北大龙南笔帅”一直占据着武林头条。大龙凭着他独创的“广宁通玄”功,叱咤京城;我的“斗转星移”也牢牢统治着半个江湖。记得我出第一部书时,书的勒口印着“兴到则言,意索遂默;读百家之言,统汉语江湖”,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但是是我那个年龄阶段所允许的。现在则不必那么壮怀激烈了,一枝烟一壶茶一卷书一个人就可以过一个下午。每年的这个时候风波稍停,北京的大龙照例给我送生日书。今年他送的是《杜牧集系年校注》。小杜才情无限,23岁写的《阿房宫赋》直接写进我的中学课本。当时小杜名满天下,举手投足之间顾盼生辉。有一回他随同朋友春游曲江寺院,遇一僧人。僧人询问姓名,杜牧得意地报上大名之后,准备好好地欣赏一番这位僧人一脸吃惊并且崇拜不已的表情。哪知僧人平静如水,木然不知。杜牧此刻沮丧兼失落。看得开是佛,看不开是魔,我和大龙的南北之争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现在平日他习练道家之术,吐故纳新,境界又升一层。

苏子送的是《文爱艺爱情诗集》,全球发行限量版。苏子还说明年会再送书给我,缘由是我的名字好听。这下子可要由衷地感谢我的父亲,因为是他取的。她在国内念了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定居于瑞士。她爱读古书,她曾经发给我一张她的书房照片,素朴而雅致,几排书架尽是古书,没有一本我能读的懂。而当此时,我的脑际一直萦绕着一个人的影子:张辛欣。1988年,张辛欣离开中国,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游学海外。她自称是“流落”,是自我放逐,是有去无回,而阅读与写作,是她流落中的生存手段。每一次,我都会把张辛欣的故事套在苏子的头上,尽管这是张冠李戴。苏子满身都是故事,外人无从得悉。我也仅仅知道中文是她的唯一的行李,一旦打开,有天有地,有悲有喜。

《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是楠木送的。我和她都一同到过乌镇,也都喜爱《似水年华》这部电视剧。对楠木而言,乌镇是她一旦来过,便不曾离开的地方。我说从前世味冷暖,萦萦于心的依然是青砖素瓦的平常人家,生涯大半碌碌,亦非高官与厚禄,满心只图旅途中的山川与风月,哪怕是云千重,水千重,只要身在千重云水中,得酒犹能双脸红。但在乌镇,我还是习惯喝茶。可龙井,可红袍,可普洱,沏一壶下午,流年似水中细数别后风尘,浮生浮名,回视种种,都似我的白发轻。《似水年华》后的很多年,文和英渐渐地没有了什么交集。转眼16年后的冬日,剧中的老者溘然长逝。他们或许会从各自扰攘的生活中抬起头来,共同回望当年在乌镇的那个冬天,那些匆匆流逝的似水年华,那些一起度过的、再也回不来的日子。

生日是一年一年过,白发是一年一年多,可读的书是一年一年少了,华夏文脉,绵延不息,翻来翻去的却总是这几本书。周作人曾说以看书代替吸烟,以写作代替看书,但烟云终究过眼,看书又记不牢,写文章是白纸黑字,可以留存得住。

谢谢。

作者: 戴慕竹

我叫戴慕竹(个人微信号:dai830315),江湖人称慕哥或慕少,80后,人帅笔帅。平日工作忙,约一周推出一篇精品阅读。量少质优,因此,你还有什么不满足?阅读更多我的文章可以扫描文章最后的《且读且行》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戴慕竹:【生日书专题】夏至未至》有2个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