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远:贾谊所处的时代恰是秦代建立郡县制但未最终成型的时代

贾谊所处的时代恰是秦代建立郡县制但未最终成型的时代。自然法则决定了对于任何事物,在享受其带来欣喜的同时,一定要概括承受其不利特征,如果有相反期待,便是投机。比如说如果欣赏一个人的才华,便要概括承受其难以驯服的特征,而不应有兼得的心态。

秦汉建立统一的郡县制国家,自有其内在缺陷,如自由思想的碰撞受到损害,独尊经学使得单一思想吸纳过多精英的精力而导致空耗社会资源。然而如果只看到这一点而忽视这种体制对我们民族生存发展带来的贡献,则是片面甚至是投机的。 继续阅读“王博远:贾谊所处的时代恰是秦代建立郡县制但未最终成型的时代”

王博远:我的个人文章汇总

王博远:郝懿行《尔雅义疏》与邵晋涵《尔雅正义》
王博远:秦人焚书而书存,诸儒穷经而经亡
王博远:王弼乃经学转向玄学阶段的核心人物
王博远:洛水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王博远:成功必须吸纳足以导致其失败的特征
王博远:慕容皝的继任者慕容懏使燕国进入全面扩张期
王博远:只能说文明的衰退都是源自内核的
王博远:历史人物的性格来分析其成败得失的必然性
王博远:制定出来的规则一定是僵化且存在局限的
王博远:六镇之乱
王博远:从孙权割据的历史看国家利益与历史潮流
王博远:不平衡状态是祸乱的结果也是根源之一
王博远:《报任安书》中“不韦迁蜀,世传《吕览》”暗含因果关系

蒋琦:我要抱住你的脚挠痒痒

蒋琦:我要抱住你的脚挠痒痒

晚上临睡前刷牙时,越突然来了精神,一脸坏笑地凑在我耳边低语:一会儿,我要抱住我爸的脚挠痒痒。她两眼贼亮,笑意在脸上翻波涌浪,仿佛她已经抱住了那双臭脚挠啊挠,这头她在得逞后肆意狂笑,那头他在使劲乱颤拼命挣扎……见我不语,她补充一句道:你等着瞧!

嘘!她用食指封唇,示意我不要声张,然后蹑手蹑脚步至门口,耳朵贴着门探听里面的动静等待最佳时机。突然她猛地推开门窜至她爸床前……片刻后,传来丫头清脆的爆笑,她重返我身边抱怨道:我爸太警觉了,我刚一走近床前,他就霍地收起脚坐起来。接着还手脚并用地向我展示刚才的情形,虽未完全得逞也相当得意。看来这个把戏并非今天首演,她要捉弄的对象已成惊弓之鸟。 继续阅读“蒋琦:我要抱住你的脚挠痒痒”

王博远:不平衡状态是祸乱的结果也是根源之一

汉献帝能够和平过渡将皇位禅让,这是于刘氏于曹丕乃至于国家均为最优的选择。自董卓进京杀少帝立刘协始,皇帝并不掌有最高统治权,且其实力与董卓等权臣不可同日而语。

这种不平衡状态是祸乱的结果也是根源之一。那么按此不平衡状态继续发展,刘协与少帝的结局不应有不同,且每次弑君都是对国本的伤害。如果赤壁之战的结果改变,那么曹操可以提早结束这种失衡。 继续阅读“王博远:不平衡状态是祸乱的结果也是根源之一”

王博远:洛水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洛水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地位不逊于黄河。夏朝时国君太康被羿驱逐,其母待太康于洛水之北,可见如果历史上确有夏朝存在的话,其国都应位于洛水附近。

历史上另一典故便是司马懿承诺不杀曹爽,“指洛水为誓”,曹爽作为一个不读书的草包,对前汉吕禄交出兵权后诸吕的下场一无所知,马上相信了司马懿的誓言,以为可保一世富贵,结局自与吕禄相同。 继续阅读“王博远:洛水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高肖峰:法律人眼中的金庸先生与武侠梦

法家之魂不去,则君主专制依然,则法治无彰显之日,则游侠之梦不绝。

1

今天看新闻,发现金庸先生竟然是科班法律人出身:194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这可是相当牛了。东吴大学(现在的苏大、华政前身)是民国最顶尖的法学院,与北京的朝阳大学(现在的人大)并称“南东吴、北朝阳”。

但金庸在毕业后的人生选择上,似乎是与法律彻底分手了。

他笔下的一位位侠客,可谓个个是无政府主义,视他人性命为草芥的。遇到麻烦,从不找政府,更不谈法律,抡起大刀长枪弓箭,靠暴力解决问题。好汉如杨过,英雄如萧峰,为了追求正义,惩奸除恶,都能毫不犹豫地取走他人性命。当然,作为普通读者,看到这些彰显正义的情节,着实让人大呼过瘾:快意恩仇的江湖真痛快! 继续阅读“高肖峰:法律人眼中的金庸先生与武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