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轶:高周转语境下的PC还是精装修,哪个更划算

为了减少浪费,保护环境,住建主管部门对装配式建筑和精装修建筑都大力推崇,其中最给力的鼓励措施就是这两类建筑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评定绿建三星,可将预售节点从主体1/3提前到正负零。本文将两种类型建筑在财务指标上的优劣做一分析,以便决策。

为简化计算,本文假设地价4000,建筑为18层,建筑安装成本4200元/平方,地下室配比0.6.,主体结构造价1000,前期费用800元/平方,管理费、税金、营销费用按售价10%计算,前段融资按1:1考虑,担保费后的年化为15%,均考虑在政府严格管控下的高周转,即4个月取得4证,6个月达到正负零,7个半月达到6层,开盘后4个月,销售回款80%,回款比例3331,开盘一个月后支付正负零以下工程款。传统建筑毛坯销售净利润为10%,销售价格11600,,则现金流10个月回正,自有资金年化收益率=(11600-11600*10%-800-4200-4000-2000*0.0125*10)/2000*12/10=71.4% 继续阅读“孙轶:高周转语境下的PC还是精装修,哪个更划算”

孙轶:产业新城的商业模式

产业新城,作为一种新的开发模式,日渐成为新的风口,这种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推动城镇化的方式,同时解决了城市化中,人们居住、就业、生活的问题,实现了政府、企业和新增人口的多赢。

然而产业新城投资大,开发周期长,相对于传统的短平快的地产开发而言,项目周期长就意味着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积累,尤其是产业新城未改变土地权属,政府换届带来的政治风险就会阻碍项目推进,国家产业政策变化就可能给招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笔者结合自身参与的维科工业园、鄞江古镇、瞻琦工业园、海安晟峰软件园、常山云耕小镇等多个产业园、产城的实践,和对多个成功项目的考察,试图剖析下产城的商业模式。

产业新城首先是产业发展战略,只有产业定位、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策略获得政府的高度认可,落实的可能性很高,才有可能与政府在一级开发、园区配套、产业招商以及住宅开发等四个主要业务板块获得政府的信任,继而得到政府的高度配合与支持,取得开发权。 继续阅读“孙轶:产业新城的商业模式”

为项目必读系列文章索引

《为项目必读》是我在2006年的时候写的关于我对工程项目和工程管理理解的一系列文章,虽然文章离当时已有8年时间,但里面的一些观点我觉得并没有过时,目前工程项目和工程管理中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是很普遍,鉴于此,我将此系列文章再贴出来分享。 继续阅读“为项目必读系列文章索引”

项目,企业,社会三者的辩证统一

项目,企业,社会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项目是企业的项目,企业是社会的企业,因此如何处理三者的关系是各位都要思考的问题,只有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才能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这也是科学发展观表现在工程建设领域的一块重要的内容。 继续阅读“项目,企业,社会三者的辩证统一”

人才,人才,还是人才

一个企业,我们的管理者、经理们的一项最重要的事就是选好人、用好人,其它问题都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只要我们使人尽其才,物尽其功,那么其它的一切问题都将解决,或许是一些暂时不能解决的。正如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线的 继续阅读“人才,人才,还是人才”

你时刻在用最优化方法解决问题吗

记得小时候学应用题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应用题是现实和价值,只是解题并未有太多的关注。然而当慢慢长大,各种资源的有限性迫使我再度对这个问题进行重新的定位。只要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环境中,无处不弥漫着“最优化”的问题,在工程上的表现也是如此。 继续阅读“你时刻在用最优化方法解决问题吗”

项目的国际化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走向国际化,国际化又是实现再提高的重要途径。工程的国际化现在步伐也在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一些准备。 继续阅读“项目的国际化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环境保护,我们该怎么办?

现阶段,环保问题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关注的焦点,它关系到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建设项目作为一个占三成的环境污染源,已愈来愈威胁着生态环境。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可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景观空间;有序的工程建设,可以改造 继续阅读“环境保护,我们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