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官人:小岛网事(二)

厦门有个停车场系统,叫i停车,这个产品的公众号版本呢,可以绑定任意车牌号,这样一辆车的停车记录和时间,都会推送到你微信上。我知道这个功能后,绑了老鼠那辆Z4的车牌号。

自那以后,这辆车到过的商超、酒店、写字楼,我都知道。有时候半夜一两点推送来的地址,我一看就知道老鼠在干啥了。通常这个时候我会截个图发到有他的群里@他,一切尽在不言中。

半夜两三点,这种时间段里,我微信上大部分的朋友都睡了,毕竟像我这样上了年纪的80后,很少有90和00后的朋友。但是我有个92年的朋友,每晚这个时间点是他精神最旺盛的时候,你白天如果要找他,不好意思,永远联系不上,你白天如果给他发信息或者打电话,通常只会在半夜两三点才会收到回复,没错,这个人就是超哥。

超哥,帅,真帅,少年老成。

继续阅读“张大官人:小岛网事(二)”

《大写的人》第五章 :感性的人

感性(非理性)是与理性对应的一个概念,基本包含了除理性之外的一切东西,如情感、情绪、直觉、潜意识、无意识以及由性格主导的行为。有人将本能也列入其中,理由是未受制约的动物性本能必然会跟理性发生冲突,而一切理性的东西都必须经过逻辑思维,本能只是自然的生理反应,无需思维便能起作用。然而,本能虽然不经大脑,但它是一种“自动”的生理反应机制,完全遵循因果律,只是“省略”了思维环节而已。譬如肚子里咕咕作响,本能就告诉我们要进食了,无需大脑思考我们就能作出适当的反应。所谓趋利避害便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本能。对于危险之类的本能反应,更是关乎我们的生命。总之,无论人类将来进化到何种程度,作为基本生理属性的本能都是不可能消亡的,非但如此,某些方面还会强化。

这里不妨将二者的各自特征作个简单比较:

理性——线性的,遵循逻辑和因果律,具有明确的概念及范畴,非此即彼,因而也是确定性的。

感性——非线性的,不遵循逻辑和因果律,不具有明确概念及范畴,非此不一定即彼,因而也是不确定性的。

完整意义上的人是理性和感性的合体,同时具有“常态”和“非常态”,“确定”和“不确定”,就好像微观界里的“波粒二象性”。 继续阅读“《大写的人》第五章 :感性的人”

《大写的人》第四章 :理性的人

这里所阐述的是广义上的“理性”,与“感性”或“直觉”对应,但又部分包含这二者,可以说理性以感性为基础,但又高于感性。理性当然也包含了前面所述的理智,但它的范畴更加广泛,主要涉及一般意义上人类认识事物乃至处理事务的方式,如分析、判断、推理、归纳、规范、条理和系统等。

不妨概略地定义:理性是“具有内在逻辑性及一定规范与程式的思维与行动”。

理性的基础主要在于概念、逻辑及其运用规范。所谓理性,实际上隐含了这样一种假设:我们身处的环境、其间的万事万物之运行及相互间的关系,都是可以解释的,都是可以说明原因讲出道理的,而且,人的思维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或范式或程序得以准确化、条理化和系统化,从而尽可能避免紊乱和错误,进而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正是基于这个假设,我们的先祖发明了概念、逻辑、形式和程序等,从而给我们的抽象思维提供了超越个体经验、具有普适效用的框架或范式,进而也就成为我们每个理性之人的常用利器,譬如逻辑思维能力,倘若欠缺或不足,必然会影响一个人的理性,必然会妨碍与他人的交流。 继续阅读“《大写的人》第四章 :理性的人”

《大写的人》第三章 :灵性的人

毕竟,人类与动物是有区别的,且是本质上的。

从导言里我们看到,人类之所以幸运、高贵和荣耀,是由于人类不仅处于进化之树的顶端,更拥有超越一切生灵的智慧和独一无二的精神特质。

精神究竟是什么?

一个人的肉体就是一个物体——具有形体的实在物,它可以移动,做各种动作;精神不是物体,因而没有形状,看不见摸不着;它无法移动,做不出任何动作,但却可以指挥和控制动作,同时,它无处不在,仿佛空气一般。

肉体是具象的,有形的,有限的;精神是抽象的,无形的,无限的。

肉体的生命也是非常有限的,长寿者不过百年多一点;而精神的生命却可以跨越世代,永续长存。

肉体的能力有限;精神的力量无穷。人的精神可以释放出无法想像的巨大力量,甚至可以战胜肉体的病患。 继续阅读“《大写的人》第三章 :灵性的人”

《大写的人》第二章:物性的人

“物性的人”指的是人所具有的兽性或物性方面,即人的一切动物属性,或者,人的所有生理方面和物质方面。

导言提到,人的生物性状跟其他动物没有太大区别,人的肉体及其需求跟动物也并无二致:饿了,要吃;渴了,要喝;困了,要睡;累了,要休息;内急,要方便。荷尔蒙的作用使我们跟其他动物一样产生性欲并设法满足。当然,人类的性行为不仅仅只是为了繁殖后代,实际上,它更多是为了获得“额外”的满足,完全可以说成是“纯粹的寻欢作乐”。而如此行为似乎表明人类将自然的生理的“性”加以“扩展”或“升华”。然而,我们也不必为此感到多么的“骄傲”,因为此类现象绝非人类独有。据科学观察,不少高等动物尤其灵长类也有超出生殖需要的性行为。譬如,在黑猩猩群落里,作为首领的雄性黑猩猩可能终日沉湎于交配,在繁殖季节之外也不少见。这除了尽可能多地散播自己的基因,似乎还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纯粹作乐;另一个是用这种举动向群内其他雄性显示自己的霸主——支配所有雌性黑猩猩——地位。这跟人类何其的相似!他们不仅爱“寻性”作乐,有些雄性个体更会以此作为骄傲的资本,向同类炫耀自己是多么的有“能力”,当然,不仅仅是性能力。甚至有雌性个体也以性交往对象的数量自豪,觉得这是自身“魅力”的体现。 继续阅读“《大写的人》第二章:物性的人”

《大写的人》第一章:自由的人

凡为人者,生而自由。

自由是人的最高属性,也是最基本的天赋权利,不因人的社会性而被削弱或剥夺。

人之所以自由,主要是因为如下方面:

1,人类每个个体都具有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都拥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维,都有独自的欲望、诉求、梦想和生活方式。这就意味着:1,每个人都是独一的,不可替代的;2,人人生而平等。

2,自利是天性,更是一切生物的最大特性,亦即生存和繁衍决定了自利必为最高和唯一的原则,必为一切生物之行为的首要动机和前提。这意味者每个人的欲望和需求皆为正当合理且不应受到外界干预,除非侵犯和损害他人利益。所谓自由便是根据自身需求和意愿自主地作出决定,此乃一个人之任何行为的首要动因。

3,基于平等原则,人类每个个体的意志对自身而言永远是首要的,亦即,自我为大,自我意志为先,他者永远是次要因素,顺序居后。

4,自由是塑造独立人格的关键因素。一个不自由的人,不可能形成和确立充分的自我意识,更不可能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形成自由意志并予以充分的表达。独立人格的核心和实质在于自主性,亦即自我之主权,不受他者干预,在人格语境之中,自由、自由意志和自主性基本等义。 继续阅读“《大写的人》第一章:自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