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弼24岁时过世,作《周易注》时大概20岁左右。这本书同《老子注》一起,在中国的学术思想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两笔,也使王弼顺理成章成为两汉经学转向魏晋玄学阶段的核心人物和思想原点。 继续阅读“王博远:王弼乃经学转向玄学阶段的核心人物”

王弼24岁时过世,作《周易注》时大概20岁左右。这本书同《老子注》一起,在中国的学术思想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两笔,也使王弼顺理成章成为两汉经学转向魏晋玄学阶段的核心人物和思想原点。 继续阅读“王博远:王弼乃经学转向玄学阶段的核心人物”
一
“生日书”是指我生日时,朋友送的书。
二
按照往年的惯例,作文记之,统计一下有几个混蛋没有送的。
今年收到的生日书如下:
《<大裂><牛娃>》《船山全书》《天选之子•卡卡传》《松泉集》《东方元素与设计》《梵谷传》《浮山文集》《西方美学史》《园冶》《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汉字设计与应用》《嵇康集校注》《皋鹤堂•金瓶梅》《毛宗岗评本•三国演义》《营造法式》《梦故乡》《绮情楼杂记》《宫•展记:从王希孟到赵孟頫》《<清明上河图>与北宋城市化》《日知录》《中国国民党史稿》《雪鸿轩尺牍》《闲闲室读书记》《龚自珍诗集编年校注》《钟书阁》《我的阿勒泰》《沧溟先生集》《史铁生全集》。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只凭记忆随记随写。 继续阅读“戴慕竹:【生日书专题】生日的那些事”
01
回想起去年周立波出事后,惨遭八方点赞,因为涉及两项重罪指控,舆论普遍认为周面临十年以上的牢狱之灾。但今天宣判结果出炉:周无罪胜诉,仅因开车打手机罚了150美元。各大新闻下面评论的论调是「波波无罪,八方流泪」,字里行间,竟难掩失落。
咳,波波这人做的!
不过,作为一位律师,我关心的是:周立波是怎么脱罪的?
自己看新闻,肯定看得一头雾水,跟着我梳理一下,脉络是很清晰的:关键就在于控方未能证明「搜车经过周立波允许」,因此搜车程序违法。根据美国法律规定,没有明显违法犯罪行为的话,警察没有经过当事人允许或拿到法院搜查令是不能搜查汽车的。
搜查违法,于是搜出来的毒品、子弹上膛的枪支就成了非法证据,不得作为呈堂证供,于是涉毒涉枪的指控因证据不足不能成立。 继续阅读“高肖峰:周立波无罪后的随想”

你是否和我一样,有时候会想,如果过去人生的某个节点发生一点点变化,现在的你,会是另外一个怎样的模样。这就是“选择”的作用。人只能在其对钱认识的格局之内赚钱,人对钱认识的格局决定了人这一生掌控钱的数目。对钱的认识不进化,没有钱的将会永远没有,已经拥有的钱也会逐渐失去。
徐家两个儿子,徐进和徐亮各自的创业故事,每一个都精彩。 继续阅读“你赚不到钱,是因为选择错了。| 王小萌创投风云31”

创业,本就是九死一生。一个个成功的IPO都把企业家光环的一面无限放大,创业故事通过传媒放大,成了“九生一死”,看到的都是乔布斯、雷布斯、马布斯、李布斯……掩盖了大街小巷每一天都在破产都在倒闭都在痛哭的失败的人。 继续阅读“钱品好的人,人品一般也差不到哪去 | 王小萌创投风云(32)”
人生实苦,苦后实乐。年轻时曾埋怨爸爸妈妈把我带到人间,这么多艰险、弯路。中年了,比同龄人历过太多波折的我,更容易收获视野、思维、学识,以及灵感、直觉。
母亲节到来之际,编一组美丽大图,想感谢父母,也告诉城里出生的当年的“宝宝”,那些风景如画的地方的人拼出来,比驴友们艰辛万倍。如今能畅游这些胜景,也必是历过非凡艰苦。
这是一篇写于母亲节之夜的文章,纯粹自然流露,不事雕琢,手机上写好直接发布于美篇,看一些老校友似乎很欣赏,转发在此。
为了您阅读时,有对人生怅惘、沧桑的感觉,勾起对故乡和往事的怀想,特意插入布仁巴雅尔的《天边》,可以点开后边听边阅读。#此处音乐不方便插入#
泪珠中不只有丽景,更多是噩梦和鬼魅。人生求稳,就不可能有见识,当容颜逝去,中老年比内涵时便面目可怜。 继续阅读“宋常铁:说的是往事,更是感念母亲!”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终于来了。经历了一遭几十年不遇的严冬,我们对春天的渴望显得格外强烈。
春风脱然至,绿水绕人家。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一缕春风一场春雨,天地换了容颜。桃红柳绿,杏花如雪,一切都是新鲜的生动的活泼的,比我们想象得更美更艳更风情更潇洒。让你不禁纳罕,这些生灵是如何立在旷野,任天寒地冻风雪肆虐,倔强顽强地挺了过来。是的,只有捱过严冬,才能迎来春风;耐得住风刀霜剑,才迎得来姹紫嫣红。致敬!向这天地间的精灵,花朵般的娇艳,钢铁般的筋骨! 继续阅读“蒋琦:四月的春风”

历史学家黄云眉认为既然邵晋涵已经著有《尔雅正义》,那么郝懿行便不应再耗资源另著《尔雅义疏》,只需要以补正的形式列出邵书的不足即可。诚然,一部传世著作的产生,并非以作者一人之力,而是要在当时社会学术氛围的背景下,利用已有文献,吸纳社会学术资源,并会一定程度阻碍后世出现更为完善的著作,创造价值的同时毁灭价值,引领文明的同时将文明带入瓶颈。 继续阅读“王博远:郝懿行《尔雅义疏》与邵晋涵《尔雅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