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琦:宅中读书记

立春过了,雨水过了,惊蛰也倚马可待,春天以时不待我的步伐来了。院子里不知哪家的猫,每天早晚发出尖厉凄苦的叫声,对躁动的春心、难耐的孤独毫不掩饰。仔细听,那声音里有呼唤有期待,也有委屈和愤懑。

田野里,二月的春风已开始殷勤地裁剪春色,碧绿的柔枝,热闹的桃杏,啾鸣的鸟雀:万物都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破土而出,舒展筋骨,跃跃欲试——终究,它们才是春天的主角。而我们,随时可能被剥夺被驱逐被圈禁,哪怕仅是一个旁观看客的资格!

身体被宅在狭小的空间,眼睛却忍不住滴溜溜乱转,想借着那一扇窗瞅瞅外面的光与影。窗外,横七竖八逼仄立起的楼房早已遮住了远山近水,风景在山林,在郊野,在陶渊明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在去年今日的相片和朋友圈里,在大疫当前众生谨慎的想象与期盼中……

心有不甘,如此枯燥地打发时光,就好似把一盘粉嫩新鲜的三文鱼刺身直接倒进垃圾桶,实在舍不得。幸好,还有书,人类最有意义的发明。宅家的时间,除了打理好一日三餐,对丫头的必要陪伴外,指缝间的时光几乎全部拿书来填补。

继续阅读“蒋琦:宅中读书记”

王博远: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

张之洞说:“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这句话被我反复在朋友圈中引用。我自认为阅读量尚可,经史子集均有粗浅涉猎,然而迄今为止尚未读到过比这句话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更为精准的文字。

继续阅读“王博远: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

王博远:周世宗北伐未竟而早卒

周世宗北伐未竟而早卒,这给予后世读书人无尽遐想,认为这是自石敬瑭割让十六州之后最佳的收复机会。然而美好愿景不能替代读史的客观分析。之后赵匡胤、赵光义二人均未做成之事,不能因柴荣早卒而赋予其偶然性。正如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后,杨广自己也认为第二次征伐最接近成功,若非杨玄感叛乱,则事济矣。但继承其政治遗产的李渊父子做同样的事情,并未成功,直至李治时期,才将高句丽灭国。

继续阅读“王博远:周世宗北伐未竟而早卒”

玟予:律味征黔

前言:玟予与律界同俦共赴黔西,赋能一介法律人的缜密与严谨,秉持一腔与生俱来的正义,力图翻转“疑似”现代式“男版窦娥”之案。此间偏偏一隅,沐黔西风雨(此处一语双关),静动结合;连续事法诊切,爬疏理据;夙兴夜寐,披星戴月,其专业专注投入之情状,几近真真达至“废寝”“与”忘食”!!!

鉴诉务期限有规,暂告于喘喘罅缝,玟予本人女律本色之外兼采天赋诗横,又兼携挽同俦合作,切磋业务,延续律谊;今日又天意巧巧,恰是女人节!哈哈,谨此以诗意妙笔之锦绣,刻意淡化律务之危艰!

2020.5.17晨

继续阅读“玟予:律味征黔”

蒋琦:春服既成,何时浴水舞风?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出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文字的大意是说:暮春时节,天气变暖,已经可以穿春天的衣服了,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边洗一洗,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庚子年的元宵节,前所未有,终生难忘。没有让人肚胀胃烦的满桌盛宴,没有推杯换盏张灯结彩的热闹喧哗,简单到寒素,普通甚于日常,我大抵把它给忘了。

继续阅读“蒋琦:春服既成,何时浴水舞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