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远:李恪被长孙无忌借房遗爱案诬以谋反致死之因

李恪被长孙无忌借房遗爱案诬以谋反致死,应负直接责任的是李世民。李世民因李治暗弱而生更立李恪之心,最终未下决断。表面原因来看,是废太子李承乾后若再行废立,对李世民自身的损害会是巨大的,甚至能否善终也会成问题。

李世民欲废李治却征求李治的娘舅长孙无忌的意见,这当然不是李世民这等聪明人会做的事情。更合理的解释是,李世民已然作出决定,借询问之机由长孙无忌背书而已。若是决心废李治而更立李恪,是决计不会让长孙氏参与决策的。李恪的母亲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若立李恪为太子,则李恪当政后势必会有弘农杨氏外戚进入权力中枢。

继续阅读“王博远:李恪被长孙无忌借房遗爱案诬以谋反致死之因”

王博远:若没有暗弱的李治,便不会有武曌施展的舞台

李恪被长孙无忌借房遗爱案诬以谋反致死,应负直接责任的是李世民。李世民因李治暗弱而生更立李恪之心,最终未下决断。表面原因来看,是废太子李承乾后若再行废立,对李世民自身的损害会是巨大的,甚至能否善终也会成问题。

继续阅读“王博远:若没有暗弱的李治,便不会有武曌施展的舞台”

王博远:历史总是能从不同的角度得到矛盾的观点和结论

高昂战死并没有太大的偶然性,这与高纬处死斛律金一样,能够证明高欢建立的北齐与宇文泰建立的北周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政治模式。高欢同宇文泰虽然都崛起于六镇之乱,且先后纳入尔朱荣麾下,然而二者所继承的政治遗产却大不相同。

继续阅读“王博远:历史总是能从不同的角度得到矛盾的观点和结论”

王博远: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是完全不同的

贾谊所指列可为长太息者,彼时未必只有贾谊一人洞若观火,至少汉文在贾谊历次上书后,一定认识到了问题严重。然而认识到问题严重与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继续阅读“王博远: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是完全不同的”

王博远:我的个人文章汇总

王博远:掌庾承周,以世功而为族
王博远:为何《刺客列传》中没有要离刺庆忌一事
王博远: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
王博远:周世宗北伐未竟而早卒
王博远: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王博远:谈知识产权
王博远:东晋历史上有两次非常奇特且在其它朝代不易见到的历史事件
王博远:学术氛围塑造了民族性格并决定了政治走向
王博远:潼关失守症结之下的结果
王博远:说说一些《论语义疏》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