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远:仆固怀恩荣列《新唐书》叛臣列传之首或因命运裹挟

仆固怀恩荣列《新唐书》叛臣列传之首,享受了大将军王敦的殊遇。唐代宗认为怀恩“为左右所误”,并不确切,后世认为代宗应当自省,仆固怀恩并非为左右所误,而是代宗为左右宦官所误而逼反仆固怀恩,也是片面。

以仆固怀恩平定史朝义为时间节点来看,仆固怀恩忠烈满门,其功劳高于郭子仪,其忠义也有过之。然而卒与安禄山相等,实因命运为自然法则所裹挟,无所遁逃。唐朝自安史之乱以来,便进入战略收缩周期,对于西域,更是因边防军内迁而逐步丧失有效统治。

继续阅读“王博远:仆固怀恩荣列《新唐书》叛臣列传之首或因命运裹挟”

王博远:李恪被长孙无忌借房遗爱案诬以谋反致死之因

李恪被长孙无忌借房遗爱案诬以谋反致死,应负直接责任的是李世民。李世民因李治暗弱而生更立李恪之心,最终未下决断。表面原因来看,是废太子李承乾后若再行废立,对李世民自身的损害会是巨大的,甚至能否善终也会成问题。

李世民欲废李治却征求李治的娘舅长孙无忌的意见,这当然不是李世民这等聪明人会做的事情。更合理的解释是,李世民已然作出决定,借询问之机由长孙无忌背书而已。若是决心废李治而更立李恪,是决计不会让长孙氏参与决策的。李恪的母亲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若立李恪为太子,则李恪当政后势必会有弘农杨氏外戚进入权力中枢。

继续阅读“王博远:李恪被长孙无忌借房遗爱案诬以谋反致死之因”

蒋琦:在时光里酿一壶美酒 ——品读姚龙均诗集《时光流韵》有感

关于时光,关于美酒,有浩如烟海的词章为她们注释抒怀,慷慨激越,缠绵悱恻,流连忘返。这是我们的命运,也是我们的唯一。反反复复,亘古未变。

当我捧读着姚龙均先生的诗集《时光流韵》时,我的心中不断浮起时光和美酒的绵绵意象。那杯酒中,氤蕴着五谷的香辛,映射出生活的真实或浮云。试问,谁不是暂借一段时光,寄居一隅如沧海一粟,或无聊消磨,或执著追求,或将过往的看似平凡零碎的片段,爬梳整理,让领悟的诗意不断发酵,幸运地酿成一壶美酒。

继续阅读“蒋琦:在时光里酿一壶美酒 ——品读姚龙均诗集《时光流韵》有感”

王文杰:钢城记忆 | 怀念青春 怀念钢城的味道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我一直以为,在古人创立的所有制度中,考试制度是最能体现平等竞争精神的制度。在“自由报考,统一考试,公开张榜,择优录取”的原则下,一张考卷,摆在你面前,不问出身,不分阶层,你祖宗是谁,你爷爷是谁,你爹是谁,你干爹是谁,这都不重要,只有勤奋和考试成绩才是王道。

考卷面前,人人平等。考试制度作为平等选拔人才的国之重器,考卷就是江山,考卷就是天下,考卷就是人才,考卷就是前程,考卷就是荣耀。考试制度成为拼爹模式的前置程序,阶段性的打破了拼爹、拼爷、拼祖宗、拼关系的四拼模式,也保证了阶段性的公平与公正。

继续阅读“王文杰:钢城记忆 | 怀念青春 怀念钢城的味道”

戴慕竹:《阅读星辰的那个午后 • 序》

《阅读星辰的那个午后》,罗燕燕、李海涛、林晓鹏诗集合著,笔帅主编;精装布面,烫金;典藏版,限量发行666套,每本书都有独一无二的编码;于7月初哈尔滨出版社出版。

16年前,我刚毕业,进入一家杂志社,独立运作出版部门。起初接手一部以改革开放为题材的小说,8万余字。我大致翻了一遍样稿,内容情欲纠缠,格调甚低,文字功力失足于邋邋遢遢之造句烂泥之中。心情极坏,怎么也好不起来,把小说丢开一边。而作者认为我资历尚浅,读不出作品的精髓,于是很愤恨地在主编面前告我一状,说要另换编辑。主编却笑着安慰作者,说交给我可以放一百个心。之后联系出版社,沟通印刷厂,洽谈纸张供应商,一系列的流程走下来,半年光景已过。小说最终得以出版,但并不见佳,我以为。自此深切地体悟到俄国出版家绥青的痛苦的沉思:“单凭感觉和猜测,我也能够明白,我们离真正的文学很远。我们的出版工作中有好的也有坏的,有美的也有丑的,有聪明的也有愚笨的。……”当时工作繁忙,也只是在寂然和幽慵的午后,能够寻一点时间来读《为书籍的一生》。

继续阅读“戴慕竹:《阅读星辰的那个午后 • 序》”